期刊简介
《中国实验诊断学》于1997年创刊,现为月刊,刊号为ISSN1007-4287,CN22-1257/R。为国家教育部主管,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和上海第二医科大学瑞金医院共同主办,公开发行的全国性临床实验诊断学和检验医学学术期刊。被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全文收录,并于2002年成为科技部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宗旨是促进临床实验诊断学和临床检验学术交流和发展,评价实验检查在临床医学中的应用,帮助临床各科医师提高应用临床检验和实验诊断学的分析能力、理论水平、教学和科研素质。本着面向全国,面向实用,发展学科,跟踪学科发展前沿,传播新技术、新方法、新观念,紧密与临床联系,突出临床诊断特点,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原则,提倡科学求实、学术道德和精神文明,依国家出版法规办好本杂志。
主管单位: 教育部
主办单位: 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出版部门: 《中国实验诊断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7-4287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22-1257/R
邮发代号: 12-172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7
出版地区 吉林
出版地区 吉林
订购价格 240.00
杂志荣誉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国实验诊断学杂志
- 主管单位:教育部
- 主办单位: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 国际刊号:1007-4287
- 国内刊号:22-1257/R
- 出版周期:月刊
- 期刊荣誉:
- 期刊收录:万方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中国实验诊断学》于1997年创刊,现为月刊,刊号为ISSN1007-4287,CN22-1257/R。为国家教育部主管,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和上海第二医科大学瑞金医院共同主办,公开发行的全国性临床实验诊断学和检验医学学术期刊。被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全文收录,并于2002年成为科技部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宗旨是促进临床实验诊断学和临床检验学术交流和发展,评价实验检查在临床医学中的应用,帮助临床各科医师提高应用临床检验和实验诊断学的分析能力、理论水平、教学和科研素质。本着面向全国,面向实用,发展学科,跟踪学科发展前沿,传播新技术、新方法、新观念,紧密与临床联系,突出临床诊断特点,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原则,提倡科学求实、学术道德和精神文明,依国家出版法规办好本杂志。
1、“中国实验诊断学”是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全国性临床实验诊断学和检验医学专业学术期刊,大16开,月刊,112页。读者以临床医师、检验医师和从事实验诊断学的临床、教学、科研的医师以及临床检验、临床实验研究的工作者为主。
2、本刊欢迎临床实验诊断学和检验医学学科范围的稿件,同时兼顾其他诊断手段的文稿。设置论著、述评、专题讨论和讲座、文献综述、新技术和新方法、会议(座谈)纪要、国内外学术动态、疑难病例讨论、病历分析、问答和答疑等栏目。也刊登检验医学、实验诊断学教学的新思路、研讨与交流性论文。开辟国家科研招标项目专栏,欢迎投稿,优先刊登。3、来稿必须真实可靠,学术论著和科研论文要具有科学性和学术价值,力争观点明确、新颖,思维与逻辑性正确;方法和技术性论文应以新为特点,具有较好的前沿性。对原始创新、新思路、新发现的文章不求全,及时刊登。文章用A4纸打印两份,并随寄软盘。4.要求文字准确、通顺、精炼,重点突出。论著、讲座、疑难病例诊断、临床病理讨论一般勿超过4000字;论著摘要、经验与教训勿超过2000字,简报、医学信息和病例报告勿超过1000字。图表尽量简化。中文文题一般在20个汉字以内为宜,尽量不用英文缩略语。
5. 医学名词以1989年及其以后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医学名词》(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为准,暂未公布者仍以人民卫生出版社编写的《英汉医学词汇》为准,简化字以国务院1986年重新发表的《简化字总表》为准,通常可参照新版《新华字典》。文中所用英文缩略语,需在首次出现时注明中文或英文全称。中文药物名称应使用其化学名,不用商品名。
6.文中图请另面附在文末。
中国实验诊断学杂志影响因子
中国实验诊断学杂志发文量
中国实验诊断学杂志总被引频次
-
应重视与加强急诊检验工作
急诊检验是对急、重危患者做出病因诊断、紧急治疗、抢救和战时伤员救治必需的检验工作,是医学检验在特定环境下的展开形式;是急诊医学和军事医学必不可缺的技术手段.急诊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对挽救生命、减少伤残起着很关键的作用,是衡量医学水平的标志之一.......
作者:崔娴维;江浪进;梅旭;曹东华 刊期: 2005- 02
-
高原地区2型糖尿病患者微血管病变与血液学相关分析
通过临床流行病学研究,高原地区海拔在2100m至4000m,居民因为长期处于低压缺氧状态,致使红细胞代偿性增加,血液粘稠度随着红细胞的代偿性增加而增加,所以易产生血栓[1]。在高原地区2型糖尿病中,45%的患者会出现微血管病。其特点是微血栓形成,基底膜变厚,这类微血管病变的特异性的症状[2],同时还会出现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患者中。本实验通过对血液学相关指标:HbAlc、PLT、MPV、......
作者:张萍 刊期: 2015- 09
-
血清ANCA检测在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中的应用
目的分析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检测应用于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SLE)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医院2015年9月-2017年9月收治的SLE的患者62例,通过间接免疫荧光法(IIF)检测ANCA含量,对于阳性ANCA患者再以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进行蛋白水解酶3(PR3)、抗髓过氧化物酶(MPO)含量的测定,另选取同期接受检查的51例健康群体经ELISA检测PR3、MPO含量的资料,比较S......
作者:董晓微;崔学强;张俊华;朴文花 刊期: 2019- 01
-
RI与TACE联合栓塞对大鼠Walker-256肝移植模型肿瘤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目的研究核糖核酸酶抑制因子(RI)与TACE联合栓塞Walker-256肝移植模型对肿瘤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将60只Walker-256荷瘤大鼠于移植后第14天随机分成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组(TACE组)、RI与TACE联合栓塞组和对照组,每组20只.各组分别经肝动脉注入:超液态碘油0.5ml加5-Fu20mg/kg;RI200单位加5-Fu20mg/kg加超液态碘油0.5ml;生理盐水0.5......
作者:乔连铭;冯敢生;侯继洲;李欣;梁惠民;郑传胜;高博 刊期: 2007- 01
-
pCASL、3D-TOF-MRA与DSA在缺血性脑血管疾病诊断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研究比较准连续式动脉自旋标记脑灌注MRI技术(pCASL)、时间飞跃法磁共振血管成像(3D-TOF-MRA)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在缺血性脑血管疾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HTSS纳入我院神经外科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考虑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8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PhilipsIngenia3.0T磁共振成像系统进行3D-TOF-MRA与pCASL检查,采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进......
作者:黄伟佳;黄理金 刊期: 2017- 04
-
IL-23在肿瘤免疫中的作用
IL-23主要来源于活化的单核巨噬细胞和B细胞.它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能促进T细胞尤其是CD4T细胞增殖,促进T细胞、抗原提呈细胞产生IFN-γ与IL-12,对树突状细胞的共刺激功能起调节作用,肿瘤免疫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具有抗肿瘤和抗转移活性.......
作者:冯刚;高忠;李辉;张雅娟 刊期: 2010- 06
-
CT扫描联合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AFP-L3含量在PHC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通过CT扫描联合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甲胎蛋白异质体(AFP-L3)含量,探讨其在原发性肝癌(PHC)诊断中的价值.方法137例(其中106例具CT增强扫描的资料)血清标本来自唐山市人民医院2011年3月至11月间的住院患者,运用ELISA法检测血清中AFP-L3的含量,以AFP-L3>37.89ng/ml为临界值.137例病例均具有CT或CT增强扫描资料,回顾分析137例患者总......
作者:李玉柱;张玉敏;寇永妹;陈晖;韩龙才;刘志伟;马龙滨;韩素桂 刊期: 2013- 04
-
肺癌患者外周血循环细胞CEA-mRNA RT-PCR检测的意义
目的了解肺癌患者外周血CEA-mRNA的水平.方法采用实时荧光RT-PCR技术,检测肺癌患者78例,肺部良性疾病(BLD)患者70例,健康志愿者30例外周血CEA-mRNA的水平.结果78例肺癌患者外周血CEA-mRNA的平均水平为(10238.4±18526.3)copies/ml,其中43例阳性、阳性率为55.1%.BLD患者外周血CEA-mRNA平均水平为(827.4±603.7)copie......
作者:李招云;毛卫华;张黎明;王乐见 刊期: 2005- 02
-
冠心病患者血浆BNP和CRP浓度变化的研究
冠心病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近年来其发病率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呈明显上升趋势,严重危害着人类的身体健康.冠心病的主要类型是急性心肌梗塞(acutemyocardiacinfarction,AMI)和不稳定型心绞痛(unstableanginapectoris,UAP),其病理基础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作者:谭璐 刊期: 2008- 04
-
先天性心脏血管畸形导致继发性红细胞增多1例伴文献复习
我们收治1例先天性心脏血管起源异常引起继发性红细胞增多类型青年患者,结合近年来国内外文献,报道如下.......
作者:白欧;尚佩沛 刊期: 2008- 10
动态资讯More >
- 1 神经肌电图对踝管综合征的诊断作用分析
- 2 乙型肝炎患者HBVDNA及AMA检测与肝脏纤维化相关性的研究
- 3 超敏C反应蛋白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中的检测意义
- 4 右美托咪定对全麻拔管期间病人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 5 EBV、ERK1、Ki67在不同临床分型宫颈癌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性
- 6 甲状腺机能亢进合并乙型病毒肝炎慢性重度18例临床分析
- 7 临床生化检验室内质控和室间质控六年结果的评价
- 8 快通道心脏麻醉过程中体内炎性因子的变化分析
- 9 高钙血症型卵巢小细胞癌的研究进展
- 10 临床实验室检验和诊断面临的新问题
- 11 HIV-Tat蛋白及其相关药物研究进展
- 12 吸入性糖皮质激素对稳定期COPD获益及风险的meta分析
- 13 东北地区成人慢性咳嗽临床分析
- 14 降钙素原及N末端钠尿肽前体在老年脓毒性休克病情评估的临床应用研究
- 15 D-dimer与纤维蛋白原比值在静脉血栓栓塞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 16 瑞芬太尼控制性降压在鼻内窥镜手术中的应用
- 17 女性解脲支原体和沙眼衣原体感染与流产关系分析
- 18 全身麻醉下运动神经元疾病患者行胃造口术1例
- 19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与补体因子H、B因子单核苷酸多态性的相关性
- 20 353株铜绿假单胞菌医院感染的临床分布与耐药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