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实验诊断学》于1997年创刊,现为月刊,刊号为ISSN1007-4287,CN22-1257/R。为国家教育部主管,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和上海第二医科大学瑞金医院共同主办,公开发行的全国性临床实验诊断学和检验医学学术期刊。被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全文收录,并于2002年成为科技部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宗旨是促进临床实验诊断学和临床检验学术交流和发展,评价实验检查在临床医学中的应用,帮助临床各科医师提高应用临床检验和实验诊断学的分析能力、理论水平、教学和科研素质。本着面向全国,面向实用,发展学科,跟踪学科发展前沿,传播新技术、新方法、新观念,紧密与临床联系,突出临床诊断特点,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原则,提倡科学求实、学术道德和精神文明,依国家出版法规办好本杂志。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 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出版部门: 《中国实验诊断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7-4287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22-1257/R

邮发代号: 12-172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7

出版地区 吉林

出版地区 吉林

订购价格 240.00

杂志荣誉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国实验诊断学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实验诊断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 国际刊号:1007-4287
  • 国内刊号:22-1257/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期刊收录:万方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中国实验诊断学杂志2009年第11期文章
  • 苯乙酸对肝癌细胞抑制作用机制的研究

    目的探讨苯乙酸(PA)对肝癌细胞系SSMC-7721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的机制.方法应用噻唑蓝(MTT)比色法,以0.25、0.5、1.0、2.0、4.0mmol/L的PA作用于SSMC-7721细胞,分别于24、48、72h对细胞增殖抑制率进行检测;流式细胞仪检测2.0mmol/L苯乙酸作用36小时后的SSMC-7721细胞周期各时相的变化;检测经或者不经过2.0mmol/L苯乙酸作用的SSMC-......

    作者:李航;孟子辉;姜涛;季德刚;杨永生;李世臣;张学文 刊期: 2009- 11

  • 含鼠LINGO-1 shRNA重组腺病毒载体的构建和鉴定

    目的构建含鼠LINGO-1短发夹RNA(shorthairpinRNA,shRNA)的复制缺陷型腺病毒载体.方法通过PCR法将带有LINGO-1shRNA序列构建至U6启动子(U6shLINGO-1)下游,与T载体连接,将质粒转化入大肠杆菌.将U6shLINGO-1连到穿梭质粒pDC316上,与腺病毒基因组质粒pBHGlox△E1、3Cre共转染293T细胞,得到重组腺病毒载体(rAdLINGO-......

    作者:高峰;孙红辉;杨有庚 刊期: 2009- 11

  • 嘌呤核苷酸补偿对海洛因依赖大鼠脑中嘌呤核苷酸含量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目的探讨外源性补偿嘌呤核苷酸对海洛因依赖大鼠嘌呤核苷酸含量的影响.方法将3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海洛因组、海洛因+嘌呤核苷酸组(HAG).各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大鼠脑中GMP、AMP、GTP、ATP含量.结果海洛因组与对照组比较AMP、GTP含量明显降低(P......

    作者:何海涛;李鸿梅;李昆;游景艳;高仕谦;刘畅;刘剑凯;洪敏 刊期: 2009- 11

  • 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凝血功能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尿毒症患者不仅存在出血倾向,亦存在严重的高凝状态[1],且为病变持续性发展和肾功能进行性恶化的重要原因[2].为进一步了解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凝血功能的改变,本文对45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进行临床资料的调查分析.......

    作者:杨国刚 刊期: 2009- 11

  • 253例恶性肿瘤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分析

    目的检测分析恶性肿瘤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状况,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流式细胞技术比较分析253例恶性肿瘤患者及28例健康正常人的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结果与正常人比较,恶性肿瘤患者外周血CD3+,CD3+CD4+细胞百分率降低,CD3+CD8+细胞百分率升高,CD3+CD4+/CD3+CD8+比值降低,统计学差异均显著(P0.05).结论恶性肿瘤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紊乱,监测其T细胞亚群水平对评估患者的......

    作者:齐红;石虹;刘玉侠;王英丽 刊期: 2009- 11

  • GPI锚定蛋白抗体CD55、CD59及RET在贫血诊断中的意义探讨

    目的检测几类贫血患者外周血中红细胞和中性粒细胞膜上糖化磷脂酰肌醇(GPI)连接的补体调节蛋白CD55和CD59表达情况,综合分析各类贫血中网织红细胞(RET)的变化特点,探讨他们在贫血中的诊断价值.方法荧光标记的CD55、CD59单克隆抗体,用流式细胞技术及亚甲蓝活体染色检测,30例正常人、25例缺铁性贫血(IDA)、26例巨幼细胞性贫血(MA)、27例自身免疫溶血性贫血(AHA),27例再生障碍......

    作者:钟琼;马丽 刊期: 2009- 11

  • 肝脓肿的CT表现及其相关病理(附17例分析)

    肝脓肿是临床较为常见的疾病,其预后取决于早期诊断及早期治疗.而近年来随着抗生素的广泛应用以及病理演变的个体差异,肝脓肿的影像学表现多种多样,使得该病的诊断具有一定的困难.本文收集了近年来经临床、手术及病理证实的17例共22个病灶的CT表现及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加深对肝脓肿的认识,提高诊断水平.......

    作者:成钢;潘润铎 刊期: 2009- 11

  • 肝硬化的门静脉血流改变与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关系的探讨

    肝硬化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失代偿期的症状显著为肝功能减退,可出现内分泌系统的紊乱,导致雌激素增多、雄激素及糖皮质激素减少已被公认[1].肝硬化患者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变化,报道较少.本研究目的是观察肝硬化的超声改变与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以及肝功能Child-Pugh分级的关系.以评价肝硬化患者的甲状腺功能,对于评估病情的严重程度,指导治疗以及判断预后有重要意义.......

    作者:闫威;丁怡敏 刊期: 2009- 11

  • 乙肝病毒外膜大蛋白检测在病毒复制判定中的意义

    目的探讨血清乙型肝炎病毒外膜大蛋白(LHBs)检测在乙型肝炎病毒复制判定中的意义.方法225例HBV感染者,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血清中HBVDNA拷贝数,ELISA法检测HBsAg、HBeAg、HBVPreS1Ag、HBVPreS2Ag、LHBs,全自动速率法测定ALT、AST,制作受试者工作特性曲线(ROC)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LHBs、HBeAg、PreS1-Ag、PreS2-Ag与......

    作者:莫喜明;许允;董存岩;唐亚梅;唐爱国 刊期: 2009- 11

  • Ang2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Ang2在正常宫颈上皮、子宫颈上皮内瘤变及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从蛋白水平检测Ang2在20例正常宫颈组织、32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Ⅰ级12例,CINⅡ-Ⅲ级18例)、52例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结果Ang2在子宫颈癌中表达明显高于在子宫颈上皮内瘤变和正常宫颈上皮中的表达,三者差异显著;Ang2在子宫颈上皮内瘤变与正常宫颈上皮中表达相比,差异不显著;A......

    作者:冷维春;刘俊宝;张健 刊期: 2009-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