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实验诊断学》于1997年创刊,现为月刊,刊号为ISSN1007-4287,CN22-1257/R。为国家教育部主管,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和上海第二医科大学瑞金医院共同主办,公开发行的全国性临床实验诊断学和检验医学学术期刊。被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全文收录,并于2002年成为科技部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宗旨是促进临床实验诊断学和临床检验学术交流和发展,评价实验检查在临床医学中的应用,帮助临床各科医师提高应用临床检验和实验诊断学的分析能力、理论水平、教学和科研素质。本着面向全国,面向实用,发展学科,跟踪学科发展前沿,传播新技术、新方法、新观念,紧密与临床联系,突出临床诊断特点,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原则,提倡科学求实、学术道德和精神文明,依国家出版法规办好本杂志。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 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出版部门: 《中国实验诊断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7-4287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22-1257/R

邮发代号: 12-172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7

出版地区 吉林

出版地区 吉林

订购价格 240.00

杂志荣誉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国实验诊断学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实验诊断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 国际刊号:1007-4287
  • 国内刊号:22-1257/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期刊收录:万方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中国实验诊断学杂志2003年第1期文章
  • 急性心肌梗死前的责任血管狭窄程度分析

    本研究对36例后来发生急性心肌梗死的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患者的冠状动脉造影(CAG)资料进行分析,这些病人后来全部发生了急性心肌梗死,观察其发生急性心梗前的冠状动脉病变特点,旨在对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冠状动脉狭窄程度与急性心梗的的关系进行评价,探讨冠心病心肌梗死的发生机制,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作者:杨婧;陈桂芬;吕绍群;苏雪梅;徐文贵 刊期: 2003- 01

  • 氨氯地平抗家兔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机制

    目的探讨氨氯地平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机制.方法建立兔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分为实验1、2、3组、实验对照组(AS组)、空白对照组,检测各组不同时期血清中一氧化氮(NO)、血浆中内皮素(ET)水平.结果血清中NO平均值,实验1、2、3组、AS、空白对照组分别为:4.71±0.35,4.62±0.48,3.71±0.56,2.12±0.34,6.72±0.37mmol/l.实验组与实验对照组比较,NO值明......

    作者:贺玉泉;郑明日;陈宇 刊期: 2003- 01

  • 女性10种心脏病40年来发病与死亡情况

    收集我院1960~1999年女性10种心脏病10558例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就我国女性心血管疾病发病及死亡情况作初步探讨.......

    作者:高长斌;吴楠;江林 刊期: 2003- 01

  • 血栓前体蛋白检测对急性冠脉综合征的预测价值

    目的探讨血栓前体蛋白(thrombusprecursorprotein,TpP)在急性冠脉综合征的预测价值.方法分别在健康人组,不稳定心绞痛组(UA)、急性心肌梗死组(AMI)和其他胸痛病人组,于发病6小时内检测TpP、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MB(CK-MB)、肌钙蛋白I(cTnI),肌红蛋白(Myo).结果AMI组TpP明显升高,与健康对照组,UA组和其他胸痛病人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TpP在胸痛组,......

    作者:吴俊;于贵杰;韩红 刊期: 2003- 01

  • 慢性肺心病血β2微球蛋白改变的探讨

    慢性肺心病多合并多脏器功能衰竭,而以肾脏损害为早发.检测血清β2微球蛋白(β2-m)的变化,既能观察肾功能损害的程度,也能了解其在慢性肺心病的变化.为此,本文对61例慢性肺心病血清β2-m做了动态观察.......

    作者:陈桂芝;赵洪茹;李琛;戚良燕 刊期: 2003- 01

  • 定量组织速度成像(QTVI)技术对左室收缩功能的研究

    目的用定量组织速度成像(QTVI)技术定量分析生理和病理(心肌缺血)状态下左室心肌收缩运动特征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研究对象为20例心肌梗死患者和20例年龄匹配正常人.采用左室长轴切面,分别显示左心室6个室壁不同节段长轴方向的心肌同步运动曲线.测量左室收缩功能有关参数.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心肌梗死组QTVI可敏感地定量显示出收缩波(S)平均峰值速度显著下降(P......

    作者:宋军;石卫东;高东梅;伊莲花;李新颖;曹正强 刊期: 2003- 01

  • 不稳定型心绞痛的心电图改变与冠状动脉造影的对比分析

    平静时心电图缺血性ST-T改变是临床上诊断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重要指标之一,由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治疗决策主要取决于ST段是否抬高,因此可分为ST段抬高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和ST段不抬高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前者大部分发展为有Q波心肌梗死,少部分为非Q波心肌梗死;后者大多为非Q波心肌梗死或不稳定型心绞痛,本文回顾性分析33例不稳定心绞痛患者的平静心电图与冠状动脉造影术结果,以期深入了解平静心电图......

    作者:高伟;伊莲花;廉亚光;张桂芬 刊期: 2003- 01

  • 急性毒鼠强中毒患儿心肌酶谱检测及临床意义

    血清心肌酶谱的变化是诊断心肌损伤的重要指标之一.我们对41例急性毒鼠强中毒患儿急性期进行了血清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谷草转氨酶(AST)、乳酸脱氢酶(LDH)、及α-羟丁酸脱氢酶(α-HBDH)的检测,探讨其改变的临床意义,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许岩丽;丁建萍;申鲁生;连文霞 刊期: 2003- 01

  • 拉米夫定联合大黄素抗肝纤维化作用的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拉米夫定联合大黄素治疗HBV复制期不同肝病患者肝纤维化的价值.方法采用RIA法和荧光定量PCR技术,分别检测118例不同肝病患者拉米夫定联合大黄素治疗前和治疗6个月后血清肝纤维化指标(LN、HA、PⅢ、Ⅳ.C)和HBVDNA的含量,另21例慢乙肝采用单一拉米夫定治疗,用同法检测其血清含量.结果联合用药后各组HBVDNA含量明显下降,但LN、HA、PⅢ、Ⅳ.C在不同组别下降幅度不一,乙肝病毒......

    作者:陈国军;陈然峰;董长林;黄晓文;陈孟春;金晓东 刊期: 2003- 01

  •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内皮素动态观察

    内皮素(endothelin,ET)是目前所知强的血管收缩活性因子.近期的研究表明内皮素参与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发生过程,本文拟通过对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血浆内皮素动态观察研究,血浆内皮素与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的关系.......

    作者:崔勇;巨平;付跃波;肖秀伟;徐志宏 刊期: 2003-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