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实验诊断学》于1997年创刊,现为月刊,刊号为ISSN1007-4287,CN22-1257/R。为国家教育部主管,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和上海第二医科大学瑞金医院共同主办,公开发行的全国性临床实验诊断学和检验医学学术期刊。被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全文收录,并于2002年成为科技部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宗旨是促进临床实验诊断学和临床检验学术交流和发展,评价实验检查在临床医学中的应用,帮助临床各科医师提高应用临床检验和实验诊断学的分析能力、理论水平、教学和科研素质。本着面向全国,面向实用,发展学科,跟踪学科发展前沿,传播新技术、新方法、新观念,紧密与临床联系,突出临床诊断特点,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原则,提倡科学求实、学术道德和精神文明,依国家出版法规办好本杂志。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 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出版部门: 《中国实验诊断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7-4287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22-1257/R
邮发代号: 12-172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7
出版地区 吉林
出版地区 吉林
订购价格 240.00
杂志荣誉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国实验诊断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 国际刊号:1007-4287
- 国内刊号:22-1257/R
- 出版周期:月刊
-
新基因TSC21的生物信息学分析及其原核载体构建表达
目的用生物信息学分析新基因TSC21并进行蛋白表达及纯化.方法将不同发育阶段的小鼠睾丸组织cDNA探针与Affymetrix全基因组芯片进行杂交并筛选出差异表达的基因.用生物学信息软件对该基因进行生物学信息分析.运用RT-PCR分析该基因小鼠不同组织及人不同组织中的表达.对人的TSC21基因进行cDNA克隆、蛋白表达及纯化.结果通过不同日龄小鼠睾丸的芯片信号比较筛选出一个差异表达基因(GenBan......
作者:余振东;唐爱发;吴波;桂耀庭;张立兵;郭新;蔡志明 刊期: 2007- 01
-
Smad分子在(噁)唑酮诱导的实验性结肠炎中的表达研究
目的检测Smad7,Smad2/3总量及活化形式P-Smad2/3在(噁)唑酮诱导的实验性结肠炎结肠粘膜中的表达,探讨Smad分子在溃疡性结肠炎发病机制中的可能作用.方法采用免疫印迹及免疫沉淀法检测正常Balb/C小鼠以及腘唑酮诱导的实验性结肠炎小鼠中肠粘膜组织中Smad7,Smad3/2总量及活化形式P-Smad2/3的表达水平.结果Smad7的表达在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Smad3和Smad2......
作者:杨丽;欧阳钦;胡仁伟 刊期: 2007- 01
-
STZ诱导C57BL小鼠T1DM模型优化的研究
目的探索制备T1DM小鼠模型优化条件,为研究T1DM病因及发病机理提供理想的动物模型.方法分别应用不同剂量、不同性别小鼠以小剂量、多次注射链脲佐菌素方法(multiplelowdoseofstreptozotocin,MLDS)制备T1DM小鼠糖尿病模型,动态监测小鼠血糖水平、体重的变化,比较不同方法糖尿病模型成功率与糖尿病小鼠死亡率.结果MLDS诱导雌性C57BL小鼠T1DM模型SIZ小剂量组模......
作者:宋旸;朴松兰;盛春华;常颖;金正贤;张桂珍 刊期: 2007- 01
-
流式细胞术检测临床实体瘤细胞周期蛋白表达的方法研究
目的探讨cyclin/DNA双参数流式细胞术及流式细胞术分选后的免疫沉淀蛋白质印迹技术和共聚焦显微镜技术检测临床实体瘤细胞周期蛋白表达的可行性、科学性和优越性,为肿瘤的细胞周期分析提供科学有效的技术支持.方法运用cyclin/DNA双参数流式细胞术及流式细胞术分选后的免疫沉淀蛋白印迹技术和共聚焦显微镜技术检测临床实体瘤细胞周期蛋白的表达,并与传统的免疫组织化学切片法进行比较.结果流式细胞术可以准确......
作者:何小军;胡静;夏云;李小兰;谢大兴;龙浩成;陈小燕;肖薇;陶德定;龚建平 刊期: 2007- 01
-
成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定向诱导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的研究
目的研究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stemcells,MSCs)向神经细胞分化的可能性.方法利用Percoll梯度分离及贴壁筛选法分离培养和扩增MSCs;利用bFGF、化学诱导剂DMSO和BHA联合诱导MSCs向神经元转化,观察分化过程中细胞形态的变化,利用免疫细胞化学和RT-PCR方法检测神经元特异性标志物的表达情况.结果经Percoll梯度分离及贴壁筛选法获得了纯度较高的人MS......
作者:辛颖;李玉林;张丽红 刊期: 2007- 01
-
多药耐药基因转染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及对其化疗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逆转录病毒介导多药耐药基因(mdrl)体外转染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能否提高其对化疗药物的耐受性.方法采用percoll密度梯度离心法自骨髓中分离MSC并进行纯化和扩增;脂质体转染法将携带有mdr1基因的逆转录病毒载体导入293T包装细胞,获得的病毒上清感染MSC,流式细胞术测定mdr1基因编码产物P-糖蛋白(P-g170)的表达水平;罗丹明(Rh123)排泌试验检测P-g170的......
作者:叶明珠;韩丽英;岳鑫;李荷莲 刊期: 2007- 01
-
RI与TACE联合栓塞对大鼠Walker-256肝移植模型肿瘤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目的研究核糖核酸酶抑制因子(RI)与TACE联合栓塞Walker-256肝移植模型对肿瘤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将60只Walker-256荷瘤大鼠于移植后第14天随机分成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组(TACE组)、RI与TACE联合栓塞组和对照组,每组20只.各组分别经肝动脉注入:超液态碘油0.5ml加5-Fu20mg/kg;RI200单位加5-Fu20mg/kg加超液态碘油0.5ml;生理盐水0.5......
作者:乔连铭;冯敢生;侯继洲;李欣;梁惠民;郑传胜;高博 刊期: 2007- 01
-
贴壁法培养不同龄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生物学特点
目的观察不同龄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体外分离、培养、扩增的过程,并对其生物学特性进行初步比较分析,为下一步实验提供依据.方法选取出生1周、8周、16周的健康昆明小鼠,分成新生、青年、成年三组,采用贴壁法分离培养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进行细胞形态学和贴壁率观察,绘制生长曲线.结果各组细胞约在9-12天80%-90%长满培养瓶底,融合成单层,传代后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形态更加单一,为排列更加有序的成纤维细胞......
作者:杨光;范东艳;陈强;任淑萍;尹维田 刊期: 2007- 01
-
CAG方案对HL-60细胞及耐药株作用机理的研究
目的研究小剂量阿糖胞苷和阿克拉霉素联合G-CSF(CAG方案)对HL-60细胞及其耐药株HL-60/A的作用机理.方法以白血病细胞株HL-60及其耐药株HL-60/A为实验模型,模拟临床给药方式,体外加入Ara-C、ACR、G-CSF三药,作用24、48小时后收集细胞,分别进行细胞计数,细胞形态观察,MTT法检测不同药物对两种细胞株的生长抑制率,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早期凋亡标记AnnexinV,细胞......
作者:钟济华;陈芳源;韩洁英;王海嵘;黄洪晖;钟华;宣正华;欧阳仁荣 刊期: 2007- 01
-
视网膜细胞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
目的探索乳鼠视网膜细胞体外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的可行性.方法以大鼠BMSCs为研究对象,利用分层共培养的乳鼠视网膜细胞作诱导剂,进行增殖培养、分化诱导;免疫组化法进行细胞性质鉴定.结果加入乳鼠视网膜细胞共培养第7天有神经元样细胞形成,经nestin、NF鉴定为神经元样细胞.结论BMSCs在体外培养条件下,经过新生乳鼠视网膜细胞诱导,可以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
作者:徐春玲;苏冠方;牟大鹏 刊期: 2007- 01
动态资讯
- 1 胸腰段爆裂骨折的影像异常与神经损伤的关系
- 2 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内膜增厚及其危险因素
- 3 HER2/neu在正常肺组织及肺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意义
- 4 1例实验室结果直接影响临床干预的典型病例分析
- 5 规律性血液透析患者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研究
- 6 丙型肝炎患者血清HCVRNA含量与抗HCV和ALT的相关性
- 7 血流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 8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术后慢性脑积水30例临床分析
- 9 脐血常规血液检查和血红蛋白A定量在诊断新生儿地中海贫血的实验研究和应用
- 10 RVP Fast与Seeplex PneumoBacter ACE Detection assay联合诊断呼吸道感染病原体
- 11 不育症患者精浆弹性蛋白酶检测的临床意义
- 12 踝臂指数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及冠心病的关系研究
- 13 肝癌组织浸液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及其受体的初步实验研究
- 14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的诊疗分析
- 15 尿微量蛋白测定对糖尿病肾脏早期损害的诊断价值
- 16 丁卡因和利多卡因表面麻醉对于喉返神经监测结节性甲状腺肿伴甲亢患者围拔管期的影响
- 17 细胞粘附肽(RGDS)抑制人胃癌细胞BGC823生长及诱导其凋亡
- 18 马尔尼菲青霉菌病的临床特点与实验室检测
- 19 DSA、CTA、TCD检查在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患者中的临床价值
- 20 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27例临床病理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