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实验诊断学》于1997年创刊,现为月刊,刊号为ISSN1007-4287,CN22-1257/R。为国家教育部主管,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和上海第二医科大学瑞金医院共同主办,公开发行的全国性临床实验诊断学和检验医学学术期刊。被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全文收录,并于2002年成为科技部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宗旨是促进临床实验诊断学和临床检验学术交流和发展,评价实验检查在临床医学中的应用,帮助临床各科医师提高应用临床检验和实验诊断学的分析能力、理论水平、教学和科研素质。本着面向全国,面向实用,发展学科,跟踪学科发展前沿,传播新技术、新方法、新观念,紧密与临床联系,突出临床诊断特点,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原则,提倡科学求实、学术道德和精神文明,依国家出版法规办好本杂志。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 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出版部门: 《中国实验诊断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7-4287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22-1257/R

邮发代号: 12-172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7

出版地区 吉林

出版地区 吉林

订购价格 240.00

杂志荣誉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国实验诊断学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实验诊断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 国际刊号:1007-4287
  • 国内刊号:22-1257/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期刊收录:万方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中国实验诊断学杂志2008年第5期文章
  •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Toll样受体4基因的表达及临床意义研究

    目的探讨Toll样受体4(TLR4)基因在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患者、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及健康对照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的表达差异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方法检测30例PBC患者、20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及30例健康对照PBMC中TLR4mRNA的表达水平;γ-谷氨酰转肽酶(GGT)和碱性磷酸酶(ALP)的检测,按临床生化常规上机进行.结果PBC患者及乙型肝炎肝......

    作者:杨再兴;梁艳;王皓;朱烨;李畅;张玲珍;仲人前 刊期: 2008- 05

  • 术前及输血前患者血清梅毒抗体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调查手术前和输血前人群梅毒感染状况,提出检测该群体梅毒抗体的佳方案.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梅毒抗体,所有ELISA法阳性标本用梅毒螺旋体抗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进行确证试验.ELISA法和TPPA法均阳性者判断为梅毒螺旋体抗体阳性标本,并对其进行甲苯胺红(TRUST)试验.结果37510例术前及输血前患者中,共检出梅毒感染者373例,占待检测人群0.99%.结论对术前......

    作者:马学华;关秀茹;张萱 刊期: 2008- 05

  • 2001-2006年呼吸系统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近年来,随着我院医疗体制的改革患者的不断增加,加之抗菌药物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随之产生的细菌耐药性给临床治疗带来极大困难.为了解我院呼吸系统感染的病原菌及耐药性的特征,指导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提高治疗效果.现对我院2000-2006年呼吸系统的病原菌及耐药性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邹桂玲;姚玉虹;孟晓玉;孙哲 刊期: 2008- 05

  • 肺结核患者结核菌L型感染及其荧光定量PCR检测的意义

    目的评价荧光定量PCR(FQ-PCR)和结核菌(MTB)L型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61例痰阴性肺结核患者痰、血标本分别进行分枝杆菌及其L型培养,并采用染色、免疫组化和FQ-PCR技术进行检测和鉴定,部分标本透射电镜观察.结果痰MTB及其L型检测的阳性率为72.4%,血液阳性率为28.3%,而痰血检测总的阳性率为75.4%.痰直接FQ-PCR33.3%,培养后FQ-PCR40.4%,总阳性率45.......

    作者:朱明利;张永乐;张利诚;章松平;刘寿荣;娄国强 刊期: 2008- 05

  • 肝病患者血清碱性磷酸酶凝集素结合率的变化

    目的观察不同肝病患者血清碱性磷酸酶凝集素结合率的变化.方法采用凝集素亲和沉降法对39例健康者、41例原发性肝癌患者及98例其它肝病、消化道肿瘤患者和孕妇等血清碱性磷酸酶L型红腰豆凝集素、小扁豆凝集素、蔓陀萝凝集素结合率进行测定.结果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碱性磷酸酶三种凝集素结合率均明显升高,尤以L型红腰豆凝集素结合率升高显著.结论血清碱性磷酸酶凝集素结合率测定可用于原发性肝癌的实验诊断和鉴别诊断.......

    作者:陈国千;徐敏;帅朝霞 刊期: 2008- 05

  • 放射性皮肤损伤病变规律初探

    在肿瘤诸多的治疗方法中,放射性治疗一直是行之有效的治疗手段.由于受照局部皮肤出现放射性损伤,有些患者因此终止放疗.放射性皮肤损伤特殊的致病因子和复杂的病变过程,在临床治疗过程中颇为棘手,其主要原因是对放射性皮肤损伤的病变机制不甚了解,且国内外对放射性皮肤损伤试验性研究的报道并不多见.......

    作者:陈强;程岩;任淑萍;凌翎;李鹏;张世平 刊期: 2008- 05

  • 脑CT灌注成像分期对早期脑梗死的临床诊断价值

    缺血性脑血管意外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和生存质量的疾病,因此对本病的早期诊断与治疗十分重要.近年来随着CT技术的发展,CT灌注成像技术得到了较广泛的应用,许多研究表明在缺血性脑梗塞的早期,针对每个患者的具体情况,在有效的再灌注时间窗内实施积极的溶栓治疗,可以挽救缺血半暗带内受损害的神经组织.......

    作者:董伟伟;高旭光 刊期: 2008- 05

  • 慢性病贫血患者血清铁指标及骨髓内外铁检测的临床意义

    目的了解血清铁(SI)、血清铁蛋白(SF)、总铁结合力(TIBC)、血清转铁蛋白受体(sTFR)等外周血铁指标和骨髓内外铁染色对缺铁性贫血(IDA)、慢性病贫血(ACD)和慢性病贫血并发缺铁(ACD/ID)的鉴别诊断意义.方法病例为IDA患者32例、ACD患者67例,其中41例ACD/ID患者.SI、TIBC测定采用日立76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法,SF测定采用化学发光法,sTFR采用双夹心抗体酶联......

    作者:赵成艳;王忠利;何晓琳 刊期: 2008- 05

  • 几种全自动血液分析仪结果分析

    为了解用不同方法校准血液分析仪后新鲜血在不同仪器上测定结果的差别,探讨血液分析仪校准的正确方法及医院间检验互认,我们用配套校准物排配套核准物和质控物分别对仪器进行校准后测得新鲜血在不同血液分析仪上测定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

    作者:刘宏久;张晖;张曈 刊期: 2008- 05

  • 肥胖人群的血清游离脂肪酸水平调查

    目的探索不同性别及年龄段肥胖人群的游离脂肪酸(FFA)水平,研究FFA对肥胖患者胰岛素抵抗(IR)状态形成的作用.方法按体重指数(BMI)将实验对象(441例)分为超重/肥胖组及对照组,测量身高、体重,计算体重指数,测定血清游离脂肪酸.将两组的游离脂肪酸水平按性别、年龄分类进行分析.结果肥胖人群中血清FFA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且升高幅度与反映肥胖度的指标(BMI)呈显著正相关.肥胖......

    作者:李义龙;张延;王萌 刊期: 2008- 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