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实验诊断学》于1997年创刊,现为月刊,刊号为ISSN1007-4287,CN22-1257/R。为国家教育部主管,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和上海第二医科大学瑞金医院共同主办,公开发行的全国性临床实验诊断学和检验医学学术期刊。被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全文收录,并于2002年成为科技部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宗旨是促进临床实验诊断学和临床检验学术交流和发展,评价实验检查在临床医学中的应用,帮助临床各科医师提高应用临床检验和实验诊断学的分析能力、理论水平、教学和科研素质。本着面向全国,面向实用,发展学科,跟踪学科发展前沿,传播新技术、新方法、新观念,紧密与临床联系,突出临床诊断特点,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原则,提倡科学求实、学术道德和精神文明,依国家出版法规办好本杂志。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 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出版部门: 《中国实验诊断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7-4287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22-1257/R

邮发代号: 12-172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7

出版地区 吉林

出版地区 吉林

订购价格 240.00

杂志荣誉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国实验诊断学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实验诊断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 国际刊号:1007-4287
  • 国内刊号:22-1257/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期刊收录:万方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中国实验诊断学杂志2014年第10期文章
  • 心肾综合征患者血清NT-ProBNP浓度、心脏不良事件、短期再住院率与单纯心衰患者的差异性分析

    目的:比较心肾综合征(合并肾衰的心衰)患者血清氨基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NT-ProBNP)浓度、心脏不良事件、短期再住院率与单纯心衰患者的差异性。方法随机纳入120例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采集肘静脉血,检测SCr与NT-ProBNP浓度,据血清SCr浓度分为SCr升高组(心肾综合征组)与SCr正常组(单纯心衰组),观察所有患者住院期间心脏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并随访其30天再住院情况。结果与......

    作者:刘贵京;高旻;李亚;阎英杰;燕霞;王颖颖 刊期: 2014- 10

  • IRF在MA和MDS鉴别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探讨

    目的:通过对网织红细胞参数-未成熟网织红细胞组分(immaturereticulocytefraction,IRF)进行检测,探讨其在巨幼细胞性贫血(megaloblasticanemia,MA)和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elodysplasticsyndrome,MDS)鉴别诊断中的应用,辅助临床对两种大细胞性贫血进行诊断。方法应用SysmexXE-500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对MA和MDS的IR......

    作者:任超杰;汪建军;余艳丽 刊期: 2014- 10

  • 肝炎后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性脾肿大患者脾切除术前外周血细胞减少与手术疗效的关系

    目的:探讨肝炎后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性脾肿大病人外周血细胞减少与手术疗效,阐明肝炎后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性脾肿大病人脾切除术后何种外周血细胞减少与手术疗效的关系为密切。方法选择肝炎后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性脾肿大病人366例。根据术前血细胞的减少,分为单种血细胞减少组,两种血细胞减少组和多种血细胞减少组;手术前后与随访期间检测血细胞。全组均行切除脾脏+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运用SPSS13.0统计软件,单因素比较......

    作者:宫晓光;王葆春;何海涛;董永杰;敬海峰;马佳男 刊期: 2014- 10

  • ABCD2评分法结合头颈部CTA预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后早期进展为脑梗死的价值

    目的:探讨ABCD2评分法结合头颈部CT血管成像(CTA)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后早期进展为脑梗死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3年1月短暂性脑缺血(TIA)患者60例,分析其临床资料,根据ABCD2评分标准对所有患者进行评分,分为高危组、中危组和低危组;根据CTA的检查结果将所有患者分为血管狭窄<50%组和血管狭窄≥50%组。对患者出现TIA后7天之内发生脑梗死的概率进行观察。结果1......

    作者:张鹏辽;闫宏梅 刊期: 2014- 10

  •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在不同心功能状态下GFR下降对血浆NT-proBNP水平的影响

    原发性高血压(primaryhypertension,PH)的发病率也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根据2009年的相关统计数字,在我国30至70岁的人群中,高血压的患病率已超过30%[1]。迄今为止,PH的发病机制仍未完全阐明,大量的研究结果证实,PH是一种复杂的遗传性疾病,其发病与多个基因和环境因素均具有密切的关系,而编码肾素-血管紧张素的基因是有可能的易感基因[2]。PH患者的长期高血压状态可引发患者......

    作者:史雷忠 刊期: 2014- 10

  • 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与缺血修饰白蛋白在急性心肌梗死早期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及缺血修饰蛋白(IMA)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早期的诊断价值。方法测定AMI患者H-FABP、IMA及CK-MB、cTnT、Mb各指标在入院即刻、4h、8h、12h、24h5个时间点的水平。结果在入院即刻(0h),H-FABP和IMA的敏感性优于CK-MB、cTnT、Mb,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入院4h时间点时,H-FABP、IMA、M......

    作者:郭梅;罗涛;李春梅;齐娟 刊期: 2014- 10

  • BTAstat、HA联合指标在膀胱肿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膀胱肿瘤抗原(BTAstat)和透明质酸(HA)在膀胱肿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5月-2013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膀胱肿瘤患者40例,检测清洁中段晨尿中的BTAstat、HA指标,计算BT-Astat、HA与BTAstat+HA指标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析BTAstat、HA指标敏感度与膀胱肿瘤临床病理的关系,以及检测耗时、费用等可行性指标,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结果BTAs......

    作者:沈仕兴;欧善际 刊期: 2014- 10

  • H cy和BNP水平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探究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和B型钠尿肽(BNP)水平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1年4月至2013年2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确诊的AMI患者120例(治疗组)和健康体检者140例(对照组)。AMI患者采取药物溶栓治疗。分别比较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治疗前后患者的Hcy和BNP水平。结果治疗组治疗前Hcy、BN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作者:王淑娟;宁保红 刊期: 2014- 10

  • 双源CT虚拟平扫在老年颈部淋巴结病变中的应用

    老年颈部肿大淋巴结对疾病分期的评估,制定手术方案以及预后判定具有很重要的临床意义。常规CT对颈部肿大淋巴结的部位、大小、形态、内部结构及周围组织关系的评价有一定局限,良恶性影像还有重叠,辐射剂量较大[1]。西门子第二代双源CT(DSCT)提出的虚拟平扫技术可以直观表现增强期的碘分布,使病灶的检出和定性更准确,在评估病变的组织成分有独特的优势,扫描速度更快,患者的辐射剂量更低[2]。本研究我们采用D......

    作者:丛也彤;张霖;宋威 刊期: 2014- 10

  • 肝胆特异性对比剂Gd-EOB-PTA(钆塞酸)对胆管细胞癌的评价价值

    胆管癌是继肝细胞癌之后第二大常见的肝脏恶性肿瘤,占原发性肝癌的8%。一些报道发现使用以钆为基础的对比剂来描述肝内胆管癌的MR影像可获得较好的结果,这是因为钆塞酸(Gd-EOB-PTA)是一种新型的肝MRI细胞外和肝胆期对比剂[1],在与肝内其它类型肿瘤(再生结节,肝脏转移肿瘤或HCC)的区分中,由于肝细胞能选择性摄入钆塞酸,而胆管癌来源于胆道上皮,对钆塞酸无明显摄入,因而从理论上推测通过肝胆期的影......

    作者:田星宇;白敏;刘岳峰;马二奎 刊期: 2014-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