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实验诊断学》于1997年创刊,现为月刊,刊号为ISSN1007-4287,CN22-1257/R。为国家教育部主管,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和上海第二医科大学瑞金医院共同主办,公开发行的全国性临床实验诊断学和检验医学学术期刊。被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全文收录,并于2002年成为科技部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宗旨是促进临床实验诊断学和临床检验学术交流和发展,评价实验检查在临床医学中的应用,帮助临床各科医师提高应用临床检验和实验诊断学的分析能力、理论水平、教学和科研素质。本着面向全国,面向实用,发展学科,跟踪学科发展前沿,传播新技术、新方法、新观念,紧密与临床联系,突出临床诊断特点,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原则,提倡科学求实、学术道德和精神文明,依国家出版法规办好本杂志。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 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出版部门: 《中国实验诊断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7-4287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22-1257/R

邮发代号: 12-172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7

出版地区 吉林

出版地区 吉林

订购价格 240.00

杂志荣誉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国实验诊断学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实验诊断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 国际刊号:1007-4287
  • 国内刊号:22-1257/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期刊收录:万方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中国实验诊断学杂志2016年第3期文章
  • 联合检测缺血修饰白蛋白和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对急性心肌梗死的意义

    急性心肌梗死是一种主要以急性剧烈而持久胸骨后痛、进行性心电图变化、发热等为特点的急性综合征[1]。早发冠心病的家族史、高脂血症、吸烟、高血压、糖尿病、肥胖和缺乏运动等都是诱发急性心肌梗死的重要原因。早发现早治疗对于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和愈后都具有极大的意义[2]。本文联合检测缺血修饰白蛋白和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对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价值进行探讨。......

    作者:李冰 刊期: 2016- 03

  • 胸肌神经阻滞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麻醉中的应用

    乳腺癌根治术的围术期疼痛包括:机械性损伤(牵拉、切割)、热灼伤(电凝)或化学性损伤等伤害性刺激引起的急性疼痛;周围或中枢神经系统疼痛通路改变,导致定位模糊、多变,形式各异的慢性疼痛和不适,称为乳房切除术后疼痛综合征(PMP),其发病率为4%-13%,表现为术侧腋下、上臂内侧、前胸壁持续性疼痛及感觉异常。将长效局部麻醉药注射于胸部肌肉间,进而阻滞胸神经、肋间臂神经、第三到第六肋间神经、胸长神经的技术......

    作者:尤荻;赵国庆;郭文来;李凯 刊期: 2016- 03

  • MR 弥散加权成像在早期脊髓型颈椎病的应用研究

    脊髓型脊椎病(CSM)是临床的常见疾病,主要发生在中老年,但随着现在生活方式的改变,发病年龄趋于年轻化,病变可引起椎间盘退变,继而造成椎管狭窄、脊髓受压等临床症状,患者术后预后差,对患者生活质量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但常规的核磁共振检查在早期诊断脊髓改变的敏感度低[1],不能及早为临床提供影像资料证据。弥散加权成像(DWI)是能通过图像反应水分子的微观运动,可在人体上测量水分子的弥散运动并形成图像。......

    作者:崔璐;于绍楠;王永亮;朱灏宇;袁宝明;刘桂锋 刊期: 2016- 03

  • 血清前列腺特异抗原、直肠指检联合磁共振波谱成像对前列腺癌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血清前列腺特异抗原(PSA)、直肠指检(DRE)联合磁共振波谱成像(MRS)对前列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以107经超声检查发现前列腺占位或前列腺增生患者作为对象,所有患者均行血清PSA检查且PSA均异常,后接受MRS和DRE,根据PSA水平将患者分为PSA高危组(>20ng/ml)、PSA中危组(10-20ng/ml)、PSA低危组(4-10ng/ml),所有患者均接受手术或穿刺活检取得病......

    作者:郭小鹏;成俊;王鹏 刊期: 2016- 03

  • 血清 CysC 测定在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状况判定中的临床意义研究

    血清胱抑素C(CysC)广泛存在于有核细胞以及体液之中,属于半胱氨酸蛋白酶的竞争性抑制剂,在人体中的表达水平较为稳定,不受年龄、性别以及饮食习惯影响,对于肾小球的滤过率有很高的特异性以及敏感性评价价值[1]。相关研究表明,CysC不仅可以反应心血管疾病发生以及发展的进程,还可以用于对预后的评价。为进一步研究血清CysC在心力衰竭患者预后中的临床价值[2]。分析了不同级别心力衰竭患者以及健康者的Cy......

    作者:殷和;王琼;巩婷;李军 刊期: 2016- 03

  • 丁苯酞对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脑血流速度及血脂的影响

    慢性脑供血不足(ChronicCerebralCirculationinsufficiency,CCCI)指多原因引发大脑发生慢性、广泛供血不足,导致脑部缺血缺氧从而出现一系列脑部功能障碍疾病,1990年由日本学者提出,临床常见头痛、头晕、记忆力减退,失眠和健忘等症状[1]。丁苯酞是临床一类抗脑缺血药物,再治疗慢性脑供血不足方面有明确的临床疗效[2]。动物实验研究结果证明丁苯酞软胶囊可增加脑缺血区......

    作者:程颜梅;李博;张洪武;田思思 刊期: 2016- 03

  • 宫腔镜通液术患者麻醉过程中脑电双频指数监测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宫腔镜通液术患者麻醉过程中脑电双频指数监测的意义。方法选取2013年11月—2014年11月在我院行宫腔镜通液术的患者13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65例。两组患者均给予丙泊酚、舒芬太尼静脉麻醉,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监测,研究组给予脑电双频指数监测,比较两组患者丙泊酚用量、术中反应、手术时间及留院观察时间。结果研究组丙泊酚用量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

    作者:陈健;刘敏 刊期: 2016- 03

  • 丙型肝炎患者血清自身抗体和 AST/ALT在诊断丙肝后肝硬化中的临床意义

    丙型病毒性肝炎(HCV)是临床上常见的肝脏疾病,能引起肝脏的纤维化使肝脏发生肝硬化和癌变,导致患者的死亡,严重危害患者的生命健康[1]。目前研究认为,丙型肝炎病毒感染和患者的自身免疫机能有密切关系,丙型肝炎病毒感染可通过分子模拟现象引起自身反应性CD8+T细胞激活,诱导自身免疫[2]。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是临床上检测肝功能的常用指标,当肝细胞受损时可使细胞膜的......

    作者:张洪美;袁美莲 刊期: 2016- 03

  • 联合检测 RF、AKA、抗 CCP 抗体和 CRP 对 RA 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类风湿因子(RF)、抗角蛋白抗体(AKA)、抗环瓜氨酸多肽(CCP)抗体和C反应蛋白(CRP)在类风湿性关节炎(RA)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收集68例RA病人和42例非RA的自身免疫病病人血清,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法测抗CCP抗体,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AKA,免疫比浊法测RF和CRP,然后对检测结果进行计算分析。结果RA组RF、AKA、抗CCP抗体和CRP的阳性率均明显高于非RA组,且差......

    作者:王波;牛莉莉;常波 刊期: 2016- 03

  • 2013年长春市儿童医院 HFMD 患儿病原特点分析

    目的:分析2013年长春市儿童医院住院手足口病(HFMD)患儿病原学特点,了解住院HFMD患儿病原的变化。方法分析2013年长春市儿童医院住院的1111例HFMD患儿一般情况;应用荧光定量PCR方法检出粪便肠道病毒通用型(EV)、新型肠道病毒71型(EV71)、柯萨奇病毒A16型(CoxA16)和柯萨奇病毒A6型(CoxA6)核酸;在1111份粪便标本中随机抽取10份进行CoxA6型核酸序列检测及......

    作者:黄艳智;王丽雪;赵艳玲;马岩;刘颖;孙利伟;孟婷玉;张晓杰;田玉玲;马英伟;贺岩 刊期: 2016- 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