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实验诊断学》于1997年创刊,现为月刊,刊号为ISSN1007-4287,CN22-1257/R。为国家教育部主管,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和上海第二医科大学瑞金医院共同主办,公开发行的全国性临床实验诊断学和检验医学学术期刊。被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全文收录,并于2002年成为科技部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宗旨是促进临床实验诊断学和临床检验学术交流和发展,评价实验检查在临床医学中的应用,帮助临床各科医师提高应用临床检验和实验诊断学的分析能力、理论水平、教学和科研素质。本着面向全国,面向实用,发展学科,跟踪学科发展前沿,传播新技术、新方法、新观念,紧密与临床联系,突出临床诊断特点,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原则,提倡科学求实、学术道德和精神文明,依国家出版法规办好本杂志。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 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出版部门: 《中国实验诊断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7-4287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22-1257/R

邮发代号: 12-172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7

出版地区 吉林

出版地区 吉林

订购价格 240.00

杂志荣誉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国实验诊断学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实验诊断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 国际刊号:1007-4287
  • 国内刊号:22-1257/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期刊收录:万方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中国实验诊断学杂志2003年第6期文章
  • 喉癌组织中nm23蛋白与微血管密度测定及临床意义

    近些年来研究表明人类实体肿瘤的生长和转移均需要血管生成[1],肿瘤微血管密度是评估患者转移及预后的重要指标.有研究表明肿瘤微血管密度及肿瘤的转移与肿瘤相关基因相关[2].......

    作者:周维国;赵丽波;成伟;杨占泉 刊期: 2003- 06

  • RT-PCR检测胃癌无转移淋巴结(PN0)微转移的临床意义

    目的从分子水平对胃癌淋巴结微转移进行诊断分级,评价胃癌临床分期及预后.方法应用RT-PCR方法,以细胞角蛋白18(CK18)为标志基因,检测对照组良性病变淋巴结20枚,胃癌组无转移淋巴结(PN0)199枚.结果①对照组良性病变淋巴结中无CK18mRNA表达,与病理符合率100%.胃癌组病理检查为阴性的199枚淋巴结中有CK18mRNA阳性表达34枚,阳性率17.1%.②胃癌淋巴结微转移(LMM)与......

    作者:续薇;张明威;黄晶;王欣;李燕;王淑杰 刊期: 2003- 06

  • 标本放置时间对凝血初筛实验结果影响

    凝血过筛试验指的是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和凝血酶时间(TT),它是临床工作中诊断机体止血过程凝血系统病理变化的重要指标,尤其在患者手术前更为重要.但测定过程中受到多种因素影响,从而令结果的准确性受到怀疑.这里仅标本放置时间对凝血过筛试验影响报告如下.......

    作者:郑菊芬 刊期: 2003- 06

  • 脑脊液总钙及离子钙的测定

    目的在不同环境下测定脑脊液离子钙及其影响因素.方法用离子电极法测定离子钙和用终点法测定总钙.结果用于血液离子钙的校正公式不适用于脑脊液离子钙的校正.结论通过实验我们推出了用于脑脊液离子钙的校正公式,并适用于临床检验.......

    作者:张静春;司学众;陈彤岩 刊期: 2003- 06

  • 亚低温方法抗重度颅脑损伤作用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亚低温方法抗重度颅脑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对34例重度颅脑损伤患者(Gcs≤8)随机分为亚低温治疗组(16例)和常温治疗组(18例).分别测定24h内血中丙二醛(MDA)和脑脊液中β-内啡呔(β-Ep)含量.结果亚低温组患者伤后24h血清中MDA含量及脑脊液中β-Ep含量均明显低于常温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结论亚低温方法可以使重度颅脑损伤患者急性期内有害物质生成减少,从而减轻了......

    作者:闫晓明;刘庆波;罗毅男;陈儇;洪新宇 刊期: 2003- 06

  • 体液HCV RNA定量检测与分析

    1材料与方法1.1标本来源住院患者2.2定量PCR试剂合深圳匹基生物技术开发有限生产的FluorogenicPCRKi1.3仪器美国B10-RAD生产的iCyclerTM1.4方法参照说明书......

    作者:孙良一;杨光;张泽芬 刊期: 2003- 06

  • 新生儿脐部分泌物致病菌分析

    1材料和方法1.1标本来源68份脐部分泌物均来自我院NICU病房患儿,年龄小1天,大28天,脐部分泌物用无菌棉试采取,取样后立即送细菌培养室.......

    作者:刘艳萍 刊期: 2003- 06

  • 羟基磷灰石和骨生长因子复合修复颌骨缺损的实验研究

    目的观察羟基磷灰石(HA)和骨形成蛋白(BMP)及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复合物修复颌骨缺损的骨形成反应.探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诱导骨形成的影响.方法Wister大鼠10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20只,设立HA/bFGF为实验组,HA/BMP,BMP/bFGF,HA,及空白组4组做为对照组分别于术后7天、3个月5个时间来取材,进行组织学、透射电镜观察、X线检查,观察骨组织愈合情况.结果......

    作者:高云静;刘新;张海燕 刊期: 2003- 06

  • 小鼠骨髓来源的树突状细胞体外诱导分化的实验研究

    目的研究小鼠骨髓树突状细胞体外诱导分化、成熟及对T细胞增殖的影响,为进一步研究树突状细胞的功能及临床肿瘤治疗的应用提供技术方法.方法应用IL-4、GM-CSF培养小鼠骨髓细胞5~7d,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培养至第5~6d,加入黑色素瘤(B16)冻融抗原继续培养1~2d,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表面分子CD83、CD86,并与同种异体T细胞混合培养72h,终止培养前16h加入3H-TdR(0.5μCi......

    作者:陈玉丙;张红梅;刘亚娟;刘林林;范洪学 刊期: 2003- 06

  • 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测定及在癌症骨转移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建立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测定方法及在癌症骨转移诊断中的临床应用.方法以1-萘酚磷酸为基质,测定肝素抗凝血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结果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测定方法的参考值为2.6-5.0U/L,该方法的平均批内和批间变异系数分别为2.85%和5.45%,线性范围为1-35U/L.癌症骨转移患者该酶活性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结论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测定方法简便,快速,可作为癌症骨转移患者的诊断和......

    作者:荣墨克;柏林;单桂芬 刊期: 2003- 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