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实验诊断学》于1997年创刊,现为月刊,刊号为ISSN1007-4287,CN22-1257/R。为国家教育部主管,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和上海第二医科大学瑞金医院共同主办,公开发行的全国性临床实验诊断学和检验医学学术期刊。被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全文收录,并于2002年成为科技部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宗旨是促进临床实验诊断学和临床检验学术交流和发展,评价实验检查在临床医学中的应用,帮助临床各科医师提高应用临床检验和实验诊断学的分析能力、理论水平、教学和科研素质。本着面向全国,面向实用,发展学科,跟踪学科发展前沿,传播新技术、新方法、新观念,紧密与临床联系,突出临床诊断特点,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原则,提倡科学求实、学术道德和精神文明,依国家出版法规办好本杂志。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 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出版部门: 《中国实验诊断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7-4287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22-1257/R

邮发代号: 12-172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7

出版地区 吉林

出版地区 吉林

订购价格 240.00

杂志荣誉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国实验诊断学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实验诊断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 国际刊号:1007-4287
  • 国内刊号:22-1257/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期刊收录:万方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中国实验诊断学杂志2009年第12期文章
  • 螺旋CT灌注成像对肺结核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与研究螺旋CT灌注成像对肺结核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肺结核患者25例,对比观察肺恶性肿瘤患者25例,行螺旋CT灌注扫描,计算肺部病灶的灌注量(perfusionvolume,PV)、血容量(bloodvolume,BV)、增强峰值(peakheight,PH)和对比剂的平均通过时间(meantransittime,MTT)的数值.结果结核PV、BV、PH均值分别为12.15±4.12ml......

    作者:许国宇;李红;敖国昆;程新伟;田梅 刊期: 2009- 12

  • 老年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凝血指标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是老年人常见的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主要表现为局灶性脑缺血导致突发短暂性、可逆性神经功能障碍.是公认的缺血性卒中重要的独立危险因素,多伴有血小板、凝血以及纤溶系统的异常,血液多处于血栓前状态[1,2].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及纤维蛋白原(FIB)是临床监测和了解凝血功能的基础指标[3].本文对老年人TIA患者及健康体检老年人的PT、APTT及......

    作者:徐洁;贾胜斌 刊期: 2009- 12

  • 白细胞介素-18基因-607C/A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的相关性

    目的研究白细胞介素-18(interleukin18,IL-18)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河北唐山地区人群2型糖尿病(T2DM)的相关性.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对122名T2DM患者和161名健康对照者(NC)行IL-18启动子-607C/A基因型检测,并测定血清hs-CRP.结果糖尿病与对照组比较,IL-18基因-607C/A多态性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作者:石峻;丁秀荣;唐福美;吴秀萍;王丽娜;孟爱国;赵力欣;李建民 刊期: 2009- 12

  • 门静脉高压性脾功能亢进症时脾动脉盗血的研究

    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患者血流动力学出现明显异常,脾脏增大、脾功能亢进、脾静脉增粗、血流量增加,门静脉增宽,侧枝循环扩张等,可能为机体代偿所致,但肝脾动脉血流动力学研究较少,是否存在脾动脉盗血尚未明确.对于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患者是否行脾切除术,国内尚无统一意见.本研究旨在探讨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时是否存在脾动脉盗血,及脾切除术前后肝动脉血流动力学变化,为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患者是否行脾切除术提供依据,现报......

    作者:侯钰;杨俊山;孙广新;周虎;袁增江 刊期: 2009- 12

  • 重度颅脑损伤后脑脊液Tau蛋白含量与迟发脑积水的关系

    Tau蛋白属于微管相关蛋白(microtubule-associatedproteins,MAP)家族,是微管相关蛋白中含量高的一种.它主要存在于神经元的轴突和胞浆内,其次在神经胶质细胞内.Tau蛋白主要功能为促进微管蛋白聚集形成微管,并增强其稳定性,维持细胞的生长发育.近年研究表明,Tau蛋白有可能作为脑损伤的敏感指标.......

    作者:闫芳;李胜宾;李丽娟;刘宏海 刊期: 2009- 12

  • 创伤外科常见感染菌调查分析

    抗感染类药物在创伤外科中的应用必不可少,但随着近年来抗感染类药物的不合理应用,导致细菌耐药问题越来越严重.分析感染原因,确定病原菌类别,针对不同细菌,正确选择给药方案,实行个性化给药十分有用[1].......

    作者:杨军;王冠;张兰荣 刊期: 2009- 12

  • 原发性肝癌检测r-谷氨酰转移酶mRNA-H亚型及AFPmRNA的临床分析

    研究表明人体内γ-谷氨酰转移酶(GGT)在肝细胞癌变时重新大量表达[2],我们采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HCC患者外周血GGTmRNA-H亚型,同时检测患者的甲胎蛋白mRNA(AFPmRNA)水平,探讨检测外周血GGTmRNA-H亚型和AFPmRNA对肝癌诊断的意义.......

    作者:张锐;李晓峰 刊期: 2009- 12

  • 联合检测SOD、NO和 NAG对2型糖尿病早期肾损伤的诊断价值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和生活方式有所改变,以致糖尿病的患病率不断增加,并呈年轻化的趋势,糖尿病及其并发症严重威胁着人们的健康.糖尿病肾病(diabeticnephropathy,DN)是糖尿病微血管病变危险的并发症之一,糖尿病患者死于肾功能衰竭的有5%-10%.早期肾损伤有关症状不多,尿常规检查多无阳性结果,肾功能检查也无异常.临床上一旦出现大量蛋白尿,糖尿病肾病的发展将无法逆转.DN的......

    作者:邱旭东;熊文激;高明 刊期: 2009- 12

  • 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浆循环核酸p53基因突变情况探讨

    目的了解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浆循环核酸p53基因突变情况,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提取57例原发性肝癌患者和40例乙型肝炎患者血浆循环核酸,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扩增p53基因5-8外显子,用单链构象多态性(SSCP)方法检测其突变情况.结果检出原发性肝癌患者p53基因突变率为40.3%,显著高于对照组乙型肝炎的5%,二者存在显著差异(χ2=15.35,P......

    作者:许吉一;张柏秋;于海龙 刊期: 2009- 12

  • Sysmex XS800i血细胞分析仪与人工镜检法对嗜酸细胞增多的结果比较

    SysmexXS800i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使用一个半导体激光器进行分析,利用光检测器模块应用流细胞计数法执行白细胞计数和五分类分析.由主机和信息处理装置(IPU)两部分组成,体积小,易于操作.嗜酸性粒细胞(Eos)增高是过敏性炎症的特征,在某些寄生虫病、传染病和血液病时也有不同程度的增高,可作为诊断这些疾病的重要指标.笔者对XS800i测定的45例嗜酸细胞增高标本进行人工显微镜分类,比较如下:......

    作者:周辉 刊期: 2009-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