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实验诊断学》于1997年创刊,现为月刊,刊号为ISSN1007-4287,CN22-1257/R。为国家教育部主管,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和上海第二医科大学瑞金医院共同主办,公开发行的全国性临床实验诊断学和检验医学学术期刊。被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全文收录,并于2002年成为科技部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宗旨是促进临床实验诊断学和临床检验学术交流和发展,评价实验检查在临床医学中的应用,帮助临床各科医师提高应用临床检验和实验诊断学的分析能力、理论水平、教学和科研素质。本着面向全国,面向实用,发展学科,跟踪学科发展前沿,传播新技术、新方法、新观念,紧密与临床联系,突出临床诊断特点,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原则,提倡科学求实、学术道德和精神文明,依国家出版法规办好本杂志。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 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出版部门: 《中国实验诊断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7-4287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22-1257/R

邮发代号: 12-172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7

出版地区 吉林

出版地区 吉林

订购价格 240.00

杂志荣誉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国实验诊断学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实验诊断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 国际刊号:1007-4287
  • 国内刊号:22-1257/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期刊收录:万方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中国实验诊断学杂志2009年第12期文章
  • 急性心肌梗塞患者胱抑素C的水平观察及其意义

    胱抑素C是近年发现的反映肾小球滤过功能的良好指标[1],但应用于心血管疾病的研究的报道并不多,有研究认为[2],胱抑素C参与各种炎症反应,参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本研究对50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和30例健康人进行胱抑素C、血脂四项的检测,并分析胱抑素C与其他指标相关性,来探讨胱抑素C在急性心肌梗塞患者中的检测价值.......

    作者:朱鸿;孙芹敏;范存琳;韩青 刊期: 2009- 12

  • MIF在子宫内膜异位症中的表达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指具有生长功能的子宫内膜组织(腺体和间质)出现在子宫腔被覆内膜及宫体肌层以外的其他部位[1],属良性疾病,但具有侵袭、扩散等恶性肿瘤的生长特征.发病率逐年上升,其引发的不孕及慢性盆腔痛严重影响妇女的正常生活.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acrophagemigrationinhibitoryfactor,MIF)从多个环节参与了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形成,本文利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研究MI......

    作者:刘俊宝;冷维春;张爱臣;刘晶华 刊期: 2009- 12

  • 贴壁脐血细胞对造血细胞周期及CFU-Mix形成能力的影响

    自1989年人们首次开展脐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Fanconi's贫血获得成功之后,国内外学者对脐血生物、生理、免疫学特点及临床应用进行了广泛的研究,证明脐血可以作为骨髓外造血的来源[1,2].本实验研究了脐血造血环境因素之一--贴壁层细胞形态特点及其对脐血造血细胞细胞周期和CFU-Mix形成能力的影响,以探讨体外扩增脐血造血干细胞的适宜条件,为更好开发利用脐血奠定实验基础.......

    作者:陈阳;赵珍谊;张健;夏风琴 刊期: 2009- 12

  • 106例反复输血患者血清中抗HLA抗体检测的结果分析

    通过对部分临床反复输血和未输血患者血清中HLA抗体检测,以了解该抗体产生情况.为临床医生正确合理输血提供实验室依据.......

    作者:马悦;朱丽遵;王忠利 刊期: 2009- 12

  • 肠球菌感染的临床特点及耐药性分析

    肠球菌广泛分布在自然界,是人类肠道的正常菌群之一,为条件致病菌.近年来,由于大量广谱抗生素的应用等因素的影响,肠球菌致病的情况越来越普遍,肠球菌属在临床标本中的分离率不断增加,对多种抗生素的耐药情况也是越来越严重,特别是高耐氨基糖苷类肠球菌(HLAR)及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的出现,给抗感染治疗带来很大困难.为此,本文调查了我院近1年临床分离到肠球菌的耐药情况,并对结果进行分析.......

    作者:张昊 刊期: 2009- 12

  • 酒精性肝硬化患者血清激活素A水平及临床评价

    在我国酒精性肝病(ALD)已经成为继乙型病毒性肝炎之后肝硬化病因的第二位,其发展趋势较快,其中酒精性肝炎发生率也是越来越高,足以引为重视.酒精性肝纤维化发病机制及寻求有效的诊疗方法,一直是国内外研究的重点,已有的研究表明,细胞因子在肝纤维化发病机制中具有重要作用,而激活素(Activin)是新近发现参与肝纤维化形成的细胞因子,其中以ActivinA为重要[1],已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关注,我们通过检测......

    作者:杨清;张晓娜;王胜 刊期: 2009- 12

  • 48例HBsAg、HCV-Ab阳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临床分析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是临床常见的一种出血性疾病,常见病因是病毒感染.我国肝炎病毒(以下指乙或丙型肝炎病毒)感染发病率高,HBsAg(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阳性率9.75%,HCV-Ab(丙型肝炎病毒抗体)阳性率3.2%[1].本文回顾分析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伴HBsAg或HCV-Ab阳性患者48例,报告如下.......

    作者:国巍;白欧 刊期: 2009- 12

  • 临床科室对检验质量的影响分析

    实验室质量控制是提高检验医学水平,保证检验结果准确性的重要手段,包括分析前、中、后质量控制三个方面.分析中质控主要是检验科的室内质控和室间质评,分析前质控涉及到患者检验前的准备、标本的采集、检测时间的选择及标本保存、运送等,分析后质控涉及到结果解释、与临床表现及其它检查相符性等.临床科室医护人员与分析前和分析后的质量控制关系密切,其操作处理直接影响检验质量.......

    作者:王素青 刊期: 2009- 12

  • 经颅多普勒超声(TCD)误诊椎动脉起始闭塞为锁骨下动脉窃血综合征的分析

    锁骨下动脉窃血综合征(SSS)与椎动脉闭塞性疾病均大多由于动脉硬化或动脉炎所致,均可导致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现报告6例误诊为锁骨下动脉窃血综合征的椎动脉起始闭塞并分析原因.......

    作者:李彤;何雨 刊期: 2009- 12

  • 继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11例误诊分析

    继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指有明确病因或在某些原发病的基础上发生的由免疫机制造成的血小板减少伴随临床出血的一组病变.它不是独立疾病而是原发病的一种临床表现,由免疫介导的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无论临床、血象、骨髓象与ITP都十分相似,实验室形态学诊断常会误诊为ITP.从而忽视了原发病因的处理与治疗.我院五年来收治11例继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病例,进行分析如下.......

    作者:戴晓宁;赵义刚 刊期: 2009-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