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实验诊断学》于1997年创刊,现为月刊,刊号为ISSN1007-4287,CN22-1257/R。为国家教育部主管,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和上海第二医科大学瑞金医院共同主办,公开发行的全国性临床实验诊断学和检验医学学术期刊。被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全文收录,并于2002年成为科技部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宗旨是促进临床实验诊断学和临床检验学术交流和发展,评价实验检查在临床医学中的应用,帮助临床各科医师提高应用临床检验和实验诊断学的分析能力、理论水平、教学和科研素质。本着面向全国,面向实用,发展学科,跟踪学科发展前沿,传播新技术、新方法、新观念,紧密与临床联系,突出临床诊断特点,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原则,提倡科学求实、学术道德和精神文明,依国家出版法规办好本杂志。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 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出版部门: 《中国实验诊断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7-4287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22-1257/R

邮发代号: 12-172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7

出版地区 吉林

出版地区 吉林

订购价格 240.00

杂志荣誉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国实验诊断学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实验诊断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 国际刊号:1007-4287
  • 国内刊号:22-1257/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期刊收录:万方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中国实验诊断学杂志2013年第11期文章
  • 支气管内超声引导下经支气管针吸活检术对纵隔肿大淋巴结的诊断初探(附7例分析)

    目前肺癌是所有肿瘤中发病率、死亡率高的肿瘤,我国每年新发肺癌患者70万人,约26%-40%的患者在初诊时,就已经伴有纵隔淋巴结的转移,约50%的患者已经无法进行手术治疗并且预后很差,它的总体5年生存率约为14%.所以,在肺癌的术前评估中,准确的术前分期显得尤为重要.由于纵隔淋巴结的有无转移是手术前判定肺癌能否进行根治性切除的重要依据之一,所以术前评估纵隔淋巴结情况是非常必要的.......

    作者:佟凌霞;齐娜;柴艳;陈丹峰 刊期: 2013- 11

  • 骨髓活检在原因不明发热诊断中的应用

    尽管当前医学技术飞速发展,但是原因不明发热(FUO)的诊断对许多医生仍是巨大的挑战.在过去的50年中,Petersdorf和Beeson制定的FUO定义并没有发生变化:病程持续3周以上,体温超过38.3℃,入院检查1周并没有确定病因[1].由于导致FUO的疾病谱非常广泛,对于医生和患者来说,FUO的诊断很困难.并且多数情况下,都需要进行许多非侵袭性和侵袭性的诊断操作检查.骨髓活检是较早用于临床的诊......

    作者:倪军;顾健;王红;吴蔚 刊期: 2013- 11

  • 宫颈癌患者血清IL-17、VEGF水平检测的临床意义分析

    宫颈癌是常见的女性恶性肿瘤之一,其病死率较高.研究表明,肿瘤组织中的血管生长因素和相关的生长抑制因子在其调节过程中发生紊乱[1,2].在对宫颈癌研究中发现,白介素17(IL-17)的水平改变可能参与了宫颈癌的发生和发展.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多种肿瘤中其水平升高,对肿瘤细胞的生长有促进作用.本文选择我院宫颈癌患者,观察白介素17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改变在宫颈癌患者中的临床检测意义.现报......

    作者:刘英平;陈扬 刊期: 2013- 11

  • 白细胞介素16基因多态性与食管鳞癌的相关性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16(Interleukin-16,IL-16)基因多态性与食管鳞癌的关联.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检测IL-16基因多态性在188例健康对照组和155例食管鳞癌组中的分布,并分析其与临床特征的相关性.结果rs11556218TG基因型在食管鳞癌组中的频率明显高于其在对照组中的频率(54.8%比42.6%,χ2=6.02,P=0.014);rs1155621......

    作者:田维军;马国昌;赵金伟;侯波 刊期: 2013- 11

  • 806例特发性肺间质性纤维化螺旋CT分析

    特发性肺间质性纤维化对病人的健康危害极大,如不采取积极有效的治疗和延缓病情进展的预防措施,后期病情将难以控制,常因呼吸及心力衰竭而死亡.笔者收集806例经CT检查及临床确诊为特发性肺间质性纤维化病例,来探讨多排螺旋CT在该病中的诊断价值及作用,以达到对肺内微小病灶研究之目的.......

    作者:王叶蒂;郭彩霞;薛均来;薛众 刊期: 2013- 11

  • 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和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在结直肠癌中检测的意义

    结直肠癌是常见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类型,此类患者的早期诊断有助于改善患者预后.结直肠癌的发生和发展是一个复杂过程,寻找新的生物分子标志物不但有助于提高结直肠癌的病理学诊断正确率,同时有利于指导治疗方案和判断患者预后.本文选择我院结直肠癌患者,观察基质金属蛋白酶-9和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在上述患者中的水平改变意义,现报告如下.......

    作者:邓伟康 刊期: 2013- 11

  • 跟骨骨折内固定术后皮肤软组织并发症可能原因及预防

    跟骨骨折为临床中常见骨折,约占全身各处骨折的2%,占跗骨骨折的60%-65%,根据骨折部位可分为是否涉及距下关节面关节内骨折与关节外骨折,其中关节内骨折更常见,约占跟骨骨折75%[1].其骨折愈后涉及不能下地负重引起社会生活方面影响是巨大的.目前,外科手术治疗有移位的跟骨骨折的疗效,已得到公认.但跟骨本身解剖多面体结构的复杂性、骨折类型千变万化,以及跟骨周围皮肤软组织血液供应特点导致皮肤软组织外伤......

    作者:周俊;陈武;谢贵杰;廖士平 刊期: 2013- 11

  • 两种不同方法在新生儿溶血病诊断中的应用分析

    新生儿溶血病(hemolyticdiseaseofthenewborn,HDN)主要是指母婴血型不合引起的同族免疫性溶血病.人类血型系统有40多种,但以ABO和Rh血型系统母婴不合引起溶血者为多见.近几十年来,随着Rh免疫球蛋白的预防性应用,ABO血型不合导致的HDN已经成为新生儿所有溶血性疾病中常见重要的一种[1-2].ABO溶血病多发生于O型血产妇所生的A型或B型血的婴儿.......

    作者:苏乃伦;李伟;刘慧 刊期: 2013- 11

  • 改良Hodge试验检测肠杆菌科IMP型碳青霉烯酶的性能评价

    目的探讨改良Hodge试验(modifiedHodgetest,MHT)在检测肠杆菌科细菌IMP型碳青霉烯酶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VITEK2Compact全自动细菌鉴定及药敏系统进行细菌鉴定和药敏试验,筛选2010-2012年非重复临床分离的碳青霉烯类药物敏感性降低的肠杆菌科细菌,以MHT进行产碳青霉烯酶表型确证试验,PCR检测碳青霉烯酶blaKPC、blaIMP、blaVIM、blaOXA-48......

    作者:庞峰;李艳华;贾秀芹;李丁;赵岐刚 刊期: 2013- 11

  • 黄芪总皂苷对心室重构大鼠血流动力学及抗氧化作用的影响

    目的观察黄芪总皂苷(AST)对心室重构大鼠血流动力学及抗氧化作用的影响.方法通过结扎大鼠左冠状动脉前降支4周建立实验性心室重构模型.将Wistar大鼠随机分成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AST组和阳性对照组.AST组和阳性对照组分别灌胃给予AST100mg/kg和卡托普利100mg/kg,空白对照组及模型对照组灌胃给予等体积0.5%羧甲基纤维素钠溶液,每日1次,连续4周.4周后测定各组大鼠血流动力学;......

    作者:韩冬;张余威;刘苗;代德强;张亚杰;王楚盈;刘佳;李玉梅;李丽静 刊期: 2013-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