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实验诊断学》于1997年创刊,现为月刊,刊号为ISSN1007-4287,CN22-1257/R。为国家教育部主管,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和上海第二医科大学瑞金医院共同主办,公开发行的全国性临床实验诊断学和检验医学学术期刊。被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全文收录,并于2002年成为科技部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宗旨是促进临床实验诊断学和临床检验学术交流和发展,评价实验检查在临床医学中的应用,帮助临床各科医师提高应用临床检验和实验诊断学的分析能力、理论水平、教学和科研素质。本着面向全国,面向实用,发展学科,跟踪学科发展前沿,传播新技术、新方法、新观念,紧密与临床联系,突出临床诊断特点,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原则,提倡科学求实、学术道德和精神文明,依国家出版法规办好本杂志。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 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出版部门: 《中国实验诊断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7-4287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22-1257/R

邮发代号: 12-172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7

出版地区 吉林

出版地区 吉林

订购价格 240.00

杂志荣誉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国实验诊断学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实验诊断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 国际刊号:1007-4287
  • 国内刊号:22-1257/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期刊收录:万方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中国实验诊断学杂志2016年第8期文章
  • 超声诊断双侧颈动脉体瘤1例

    患者男,55岁,平素长期吸烟、饮酒史,偶有晕厥发作史(每年1-2次)。近期偶行颈部超声检查:双侧颈总动脉分叉处外侧均可见性质相同的团块状低回声,左侧大小为15mm×14mm×19mm,右侧大小为14mm×14mm×17mm,均边界清晰,包膜光滑完整,左侧者后方略包绕分叉处,两侧团块内血流信号均较丰富,均为低阻型动脉频谱。双侧颈内动脉、颈外动脉因受压间距增宽,血管内径正常,管壁可见多发动脉硬化斑块,......

    作者:郁冰心;赵彤 刊期: 2016- 08

  • 乳腺癌脾脏转移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脾脏转移癌临床少见,乳腺癌脾脏转移更为少见,国内外报道极少[1]。因此,临床上对其警惕性不高,易误诊。现将我院诊治的一例乳腺癌脾脏转移患者病例资料整理报告如下,并复习相关文献,探讨其临床病理学特征,以提高对本病的诊断意识。......

    作者:王连有;陈桂秋;王逸群 刊期: 2016- 08

  • 肾康注射液致过敏反应1例

    患者女性,63岁,因发现血糖升高20余年,双下肢疼痛、麻木1年余,恶心呕吐、眼部不适3个月于2014年6月9日入院。患者20余年前发现血糖升高,空腹血糖19mmol/L。偶有烦渴、多饮、多尿,每日饮水量与尿量基本相当,自行服用降糖药物(具体药物、剂量不详),血糖控制情况欠佳。3个月前出现恶心呕吐、眼部不适、双下肢麻,未经系统诊治,就诊于我院。病程中,无头昏、乏力,无视物模糊,无腹痛、腹泻,饮食、睡......

    作者:白凤芝;张振有;庞丽敏 刊期: 2016- 08

  • 自然受孕3胎妊娠选择性减胎1例报道

    患者,女,32岁,因“停经13周,3胎妊娠要求终止妊娠”于2015-8-5入院。该患平素月经规律,147天/26-27天,量中,痛经(-),既往人工流产1次,2年前剖宫产1次,家族中无多胎遗传病史。本次妊娠末次月经:2015-5-6。停经40余天无明显诱因出现阴道少量暗红色血性分泌物,未做任何处理自愈;停经11周首次行超声检查回报:子宫增大,宫腔内探及3个胎儿回声,头臀高分别为CRL1:2.3c......

    作者:陈雅暖;于伟;刘倩倩;李瑞丽;蔡明 刊期: 2016- 08

  • 肺栓塞的临床高危因素研究进展

    肺栓塞(pulmonaryembolism,PE)是以内外源性栓子脱落阻塞肺动脉及其分支而导致发病的一组临床综合征或疾病的总称。栓子常见为血栓,还包括脂肪滴、气泡、羊水及其他新生细胞等,故肺栓塞包括肺血栓栓塞症(pulmonarythromboembol,PTE)、脂肪栓塞综合征、空气栓塞及羊水栓塞等。肺栓塞是很多内外科疾病的一种危重并发症,其发病率仅次于心肌梗死和肿瘤,占致死原因的第三位,现其发......

    作者:褚国芳;赵永娟;赵凤芹 刊期: 2016- 08

  • 熊果酸对骨重塑的相关研究进展

    成骨细胞参与的骨形成与破骨细胞参与的骨吸收之间的动态平衡,是骨重塑过程中的关键。熊果酸(ur-solicacid,UA)是一种从中草药中提取的五环三萜类化合物,具有抗炎、抗氧化、抗肿瘤等多种功效,在骨重塑方面的研究近年来已有了初步进展,主要表现为促进骨合成,抑制骨吸收作用,明确其机制是今后研究的重点,这将有助于UA在治疗骨质疏松症及骨重塑方面更好地应用。......

    作者:王玉琢;崔聪聪;包幸福;姜欢;胡敏 刊期: 2016- 08

  • 腹横肌平面阻滞对术后慢性疼痛的影响

    术后急、慢性疼痛是术后常见的症状。急性疼痛如未有效控制可转变为慢性术后疼痛(chronicpostsurgicalpain,CPSP)。术后慢性疼痛是指手术后反复发生、发展超过3个月,或者持续1个月以上的疼痛。大量报道指出大到体外循环等大手术,小至阑尾炎手术,都可发生CPSP,其发生率可在2%56%[1]。CPSP不同程度地干扰生理机能,给患者造成生理、心理上长远的困扰,引起严重并发症,甚至危......

    作者:王海振;赵国庆;李龙云;高明;李凯 刊期: 2016- 08

  • 碳青霉烯酶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近年来产生了许多碳青霉烯酶耐药的革兰氏阴性杆菌,如肠杆菌科细菌,铜绿假单胞菌及不动杆菌属。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是抵抗细菌侵犯的后一道屏障,大量耐碳青霉烯酶菌株的出现导致临床面对多重耐药或者泛耐药细菌无药可用,对广大病患造成了不可挽回的损失。因此在临床工作中快速检测出碳青霉烯酶,通过有力措施预防其迅速的播散,才可为临床治疗提供有力的保障。碳青霉烯酶的检测方法不断改进完善,出现了改良Hodge实验、PCR......

    作者:朱敏;邵彪;庞峰;赵岐刚 刊期: 2016- 08

  • 盐酸氢吗啡酮的临床应用进展

    据统计,在美国接近14%的人口患有慢性疼痛[1]。疼痛作为疾病的一种表现形式,严重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质量。尽管目前有多种方法治疗疼痛,但疼痛却始终处于一种治疗不佳的状态[1]。虽然目前市场上镇痛药物种类繁多,且多数药物镇痛作用强大,但由于其不良反应较大,患者对其治疗效果也不甚满意。随着人们对疼痛带给他们生活质量的影响的不断增进的认识,使得人们对镇痛药物镇痛效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目前阿片类药物被认为是......

    作者:王双;方美丹;潘振祥 刊期: 2016- 08

  • IL-33在中枢神经系统中的作用及其与疾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IL-33作为白介素的家族成员于2005年被发现,早在1989年其受体ST2已被发现[2]。近年的研究对IL-33的功能已经有了明确的认识,IL-33/ST2信号系统通过胞内信号转导,参与多种疾病的发生与发展。IL-33与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关系以往研究较少,但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对此进行了临床研究。在中枢神经系统,IL-33是通过小胶质细胞和诱导炎症因子和炎症趋化因子起作用的一种促炎介质,它是一种......

    作者:刘红超;刘晶瑶;冯学敏 刊期: 2016- 08